| 本期封面 |
|

2025年 第5期 |
|
|
|
主管单位:中国轻工业联合会
主办单位:中国工艺美术学会
社长/主编:范伟民
副 社 长:林汉文
主 编:朱尚熹
执行主编:海 民
副 主 编:苏 滨 徐永涛 吴士新
编 辑:王申霖 杨 齐 李 冰
美术编辑:卢浩然
文 产 办:李建国 乔彤
网 媒:钱 海
广告发行:袁 宏
法律顾问:黄 勇
|
|
| 目录 |
|
|
特别关注
4 “手工艺50人论坛”2024智库年会论坛(三) 图文整理 / 张书鹏
12 沐风栉雨 砥砺前行——《雕塑》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文辑(五) 文字整理 / 徐永涛
雕塑前沿
18 AI与后雕塑时代:技术革新与艺术创作的融合 / 沈迪
20 数字雕塑作品原创性刍议 / 梁霄、蔺宝钢
22 降低数字雕塑技术门槛的路径探索 / 邓威、孙子淇
名家追踪
24 范式壶——范伟民先生紫砂陶艺解析 / 陈培一
传统雕塑
28 麦积神韵·丝路新章 / 栏目主持:李冰
封面艺术家
34 “请问您贵姓”众家谈 文字整理 / 朱林
公共艺术
42 平等的“混响”——检视“混响:2023重庆大足水泥管公共艺术创作营” / 朱羿郎
46 青砖与青铜的物象之美——以《六尺巷》为例 / 郭兵要、李品
50 城市公共艺术的当代性重构研究——以法国南特为例 / 崔阿敏 通讯作者/王葆华
54 刘开渠抗战雕塑中的群体形象构建——以《无名英雄像》为例 / 吴士新、孙德皓
56 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当代转向与美育价值研究 / 赵展
58 文化记忆视角下红色景观雕塑研究 / 王莹、辛元
60 中韩古典园林的当代启示——以寄畅园、潇洒园为例/ 闵歆乐、王敬儒 通讯作者/蔺宝钢
62 叙事雕塑设计在文化街区中的应用研究 / 田启龙
64 跨文化传播中祆神楼雕塑的本土化及空间赋能 / 左一方、林洁如 通讯作者/王衍
泛雕塑
66 泉州木偶头雕刻工艺体系及文化隐喻 / 黄静婷、罗芷萱 通讯作者/陈小英
68 符号转译视角下泉州海丝文旅IP的创新研究 / 张珂语 通讯作者 / 黄晓瑜
理论纵横
70 剪瓷雕叙事性表达与文化转译研究 / 陈金子、刘晓宏
72 诗心瓷艺——中国当代陶瓷雕塑中的诗性精神 / 陈以勤、刘晨曦
74 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子部艺术类篆刻文献述论 / 李鑫鑫 通讯作者/刘文
76 中国当代雕塑油画创作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 / 刘凡
78 浪漫的诗与韵——谈梁明诚的雕塑艺术 / 路鹏飞
80 金属材料在日常人物雕塑造型中的意象表现 / 倪志强
82 简略、浑朴与郁勃——立体派雕塑创作的几何重构与范式超越 / 潘自营
84 动物雕塑的发展——沉默灵魂的表达 / 田鹏圣
86 敦煌莫高窟北魏影塑造像艺术探析 / 姜皓严
88 跨文化视角下当代彩绘木雕艺术的审美话语构建 / 佘向群
国际视野
90 城市语境——观韩国环境雕塑有感 / 许漫
雕塑收藏
94 柏林双地标间的公共雕塑收藏 / 劳伍
封面:《生命的图腾》朱林 封底:《和平颂·翔》范伟民
封二跨页:《雕塑》杂志创刊30周年
封三:《柏林曲线》理查德·塞拉
|
|
|
|
马小玫 马国馨 田世信 朱雪芬 齐鸣秋
孙伟林 吴良镛 沈爱民 宋春华 宋慰祖
张伯海 张晓明 张崇和 陆光正 赵为民
倪志平 唐克美 陶小年 曹春生 韩美林
楼家本 潘绍棠
Ruth Beer(加拿大)澄川喜一(日本)
Bart`d Eyckermans(比利时) 韩美爱(韩国)
Vincenzo Sanfo(意大利)
|
|
王 中 王 林 韦天瑜 吕品昌 许 江
孙振华 李砚祖 李象群 杨奇瑞 杨剑平
吴为山 陈云岗 范迪安 项金国 殷小烽
殷双喜 隋建国 景育民 傅中望 焦兴涛
鲁晓波 曾成钢 鲍海宁 黎 明 霍波洋
魏小明
Billy Lee(美国) J?rg Plickat(德国)
柯 乔(加拿大) 松尾光伸(日本)
|
|
马天羽 马钦忠 王志刚 尹悟铭 邓 乐
石向东 申晓南 印 洪 刘礼宾 邹 锋
宋伟光 张 伟 张松涛 陈 克 陈晓春
杭 间 郅 敏 周 榕 洪 涛 班陵生
顾 森 翁剑青 黄月新 曹晓昕 董书兵
蒋铁骊 傅榆翔 甄亚雷 蔺宝钢 谭 云
谭 勋 魏小杰
Klaus Mertens(德国)Girschek(奥地利)
|
|
张英超(辽宁) 郭继锋(陕西)
庞 渤(天津) 邱泰洋(中国台湾)
于牧洋(美国) 孙龙本(俄罗斯)
阎淑芬(比利时) 刘 悦(德国)
牛彦军(意大利) 文 集(韩国)
项秉勋(澳大利亚) 林胜煌(日本)
Wendy(英国) 皇甫晓岚(奥地利)
|
|